(把專輯裡全部的東西都打開黏在牆上)
整張專輯美術設計從小說的「編撰」與「虛構」概念出發:虛構的日常報紙包裹着虛構的電影傳單、虛構的雜誌封面、建立在虛構語言上的文案等......。把文字閱讀轉化成大量視覺替代符號,保留了說故事的格式,內容上則可以讓「讀者」填入自己的任何想像;整體影像內容帶著一點點的超寫實、普普与未來主義,在當代流行之外,讓它仍然保有美術跟文學的基底。
每個人生命裡都有自己的好幾本小說,所有感受經驗都是主觀的,在記憶的造景裡,故事都是為了更靠近自己心理所需而產生的。
---轉自聶永真臉書
林宥嘉 大小說家 專輯設計 包裝 文案 封面 贈品 感想 心得 聶永真 設計
圖一:於是乎開箱了,從博客來的箱子裏拿出來,最近博客來很用心,箱子裏會附上空氣袋避免專輯被擠壓到。
圖二:未拆封的正面,可以看到這個包裝是比正常的CD大上一點的。
圖三:這是未拆封的背面:贈品附贈在後頭
圖四:這是專輯的正面與背面合照
圖五:這是專輯的正面照,是紙的材質,配上全黑的印刷非常有質感。
圖六:這是專輯的背面照,是紙的材質,配上全黑的印刷非常有質感。右下角的曲目上有著飛碟的插圖與神祕符號。
圖七:專輯贈品-附錄5首歌的CD,採如感官世界的藍色作為底色
圖八:專輯上面的側標貼紙
圖九:專輯本體打開厚的樣子,右邊是光碟與疑似海報...疑?等等,為什麼會有漢堡?!
圖十:真的是漢堡!好大一個漢堡!為什麼是漢堡!?而且感覺是玩具漢堡?是承接美妙生活的pizza嘛?
圖十一:另一邊是什麼呢?等等,這個結晶體是什麼?(我為什麼覺得很像海洛因或什麼毒品之類阿@@?是在暗喻歌詞使人中毒嘛?)
圖十二:專輯合內正面與背面底圖合照
圖十三:CD本體,是採用透明的盒子,除了所見的貼紙沒有多做設計。
圖十四:光碟本體,光碟是白色印刷,上頭是反光的字體,不打光或仔細看是看不見得,似乎是追求純白?
圖十五:隨專輯而來的預購單
圖十六:全部的盒內物打開的樣子!左上是折價卷。
接下來到此張專輯的重頭戲,回顧先前聶永真大師所說:
整張專輯美術設計從小說的「編撰」與「虛構」概念出發:虛構的日常報紙包裹着虛構的電影傳單、虛構的雜誌封面、建立在虛構語言上的文案等......。把文字閱讀轉化成大量視覺替代符號,保留了說故事的格式,內容上則可以讓「讀者」填入自己的任何想像;整體影像內容帶著一點點的超寫實、普普與未來主義,在當代流行之外,讓它仍然保有美術跟文學的基底。每個人生命裡都有自己的好幾本小說,所有感受經驗都是主觀的,在記憶的造景裡,故事都是為了更靠近自己心理所需而產生的。
part.1虛擬報紙
圖十七:虛擬報紙正面全圖
圖十八:虛擬報紙背面全圖
圖十八:虛擬報紙正面右半張
圖十九:虛擬報紙正面左半張上側
圖二十:虛擬報紙正面左半張下側
圖二十一:虛擬報紙背面左半張
圖二十二:虛擬報紙背面右半張
圖二十三:虛擬報紙背面右下半張
圖二十四:虛擬報紙背面右上半張
part.2 虛擬雜誌封面
圖二十五:虛擬雜誌封面
part.3 虛擬電影傳單
圖二十六:虛擬海報傳單正片
圖二十七:原來是橫的看!兩張併成一張,所以拆開來看
圖二十八:把文案放大看,寫的是日文看不太懂,看的懂林寫的是林宥嘉,王該不會是王家衛?
圖二十九:另一半邊的海報
圖三十:史蒂芬金的評語,他說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笑)
圖三十一:海報的背面
接下來進入歌詞本的部份
這次的歌詞本設計的很特別也很大膽,怎麼說呢,好像根本就不應該算是歌詞"本",應該算是歌詞"備忘紙",就像我們生活裡寫寫字的草稿,然後隨手用釘書機定的釘子在左上角的生活感。可能是在追求"小說家"的臨場感吧!
圖三十二:歌詞本第一張,有著宥嘉的序,還有一些凌亂堪待解釋的筆記。
圖三十三:把宥嘉的字放大點看。宥嘉的文字真的很特別,有種特別的韻味!
圖三十四:實際使用的狀態,還真的很像在校字或看草稿,而且可以看見左邊的留白是為了翻閱的方便性,不然翻開的紙張一定要打很開才不會遮住內容。
圖三十五:製作名單,買專輯我最喜歡的部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預購贈品部分:大小說家外一張
圖三十六:贈品正面
圖三十六:贈品背面
圖三十六:贈品打開來的樣子
圖三十七:當然預購禮最珍貴的,是宥嘉為這個外一張所寫的五段文字,有生活、有想法,你可以試著閱讀這一段,感受段落裡頭的敘事態度跟文字節奏,是很有趣的。
圖三十八:最後一張,其實是第一張,每次打開博客來的箱子都很興奮。
對於有更多疑惑未解的朋友們,建議可以看看這篇,不僅照片拍的比我美,內容也寫的比我詳細許多,而且有更多解迷與小細節是我沒有發現的!
http://imcaroline.pixnet.net/blog/post/32112220
如果你覺得我拍照拍的好辛苦,那你要給我一個讚!
這麼棒的專輯設計,不要再考慮了,按我到博客來買"林宥嘉-大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