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怡良01.jpg    

台灣長久以來缺乏一個能準確衡量「歌手人氣」與「銷量」的榜單,早是不爭的事實,這問題的來源除了消費習慣與銷售通路(實體與數位)的轉變外,唱片公司各自為政各說各話,始終不願意透露正確的銷量也是問題之一。

除了每年的金曲榜入圍名單能給予歌手及唱片公司一個具有份量的評斷外,台灣再也找不出另一份具有參考價值的榜單,唱片公司買榜,Youtube能買網軍刷點閱率,對台灣聽音樂的人來說,到底什麼樣的排行榜才是聽眾真正需要的?

而日韓的音樂節目怎麼做呢?如何兼具收視率的考量與排行榜的公信力才能做出長壽的音樂節目?SpeXial的確是人氣取勝,但蔡依林新專輯「呸」突破以往表現、五月天的怪獸難道沒人氣?本文將分析日韓台音樂節目的榜單生產流程,來供各位思量,究竟要採用怎樣的方式,才能評選出一份「台灣聽眾需要的音樂榜單」?

文字:傑米鹿\圖片來源:TVBS

朱俐靜.jpg  

在前一篇文章《為什麼我要花時間看台灣的音樂節目?》中談到了台灣音樂節目所面對的諸多困難與挑戰,除了製作、推廣、與唱片公司表演供給的難解外,其實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題:「到底怎樣的音樂榜單才有公信力?到底聽眾想看的榜單長怎麼樣?」相信我,音樂節目的製作方絕對是世界上最渴望能找到一個「人氣與實力兼具」之音樂榜單的人群,為何呢?有了這樣的一份榜單,製作方才能快速並準確的,找來「大家真正想看、希望看到」的歌手來上節目表演,也以此達到刺激收視率之效果。

以《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榜單為例,雖該榜單已經採取非常創新與公正的採計法,數位、廣播、實體三者兼具,採用:「KKBOX華語新歌榜TOP50、Hito中文排行榜(HitFM聯播網)、博客來網路書店銷售專輯榜」三者並行,加上觀眾即時投票,非常有誠意地願意採用這複雜的計算方式來做統計,但每週榜單統計出來的成果,總還是以聽眾年齡層較低的偶像團體為主,似乎暫時還是無法成為大多數華語音樂聽眾心中那份「具公信力的榜單」。

為何我們心中以為人氣與實力兼具的歌手,其粉絲動員力會不及青春偶像,進而無法讓其登上榜單?本篇文章將做初步探討。

1.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榜單計算方式

 
【2014-11-01】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朱俐靜:下一次擁抱

目前堪稱「全台灣唯一讓歌手好好唱歌的節目」《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破天荒的在節目排行榜上下了相當大的苦工,投票共分為兩階段:

第一階段:Top50票選
依照數位、廣播、實體三者:「KKBOX華語新歌榜TOP50、Hito中文排行榜(HitFM聯播網)、博客來網路書店銷售專輯榜」三者統合後選出Top 50歌曲,每週週一至週五中午,由觀眾至官網投票選出心中的Top10歌曲。官網投票的方法,採於官網登入facebook,一天可投一次,每次投10票。

第二階段:Top1票選
產生Top10入圍歌曲後,週五中午至週六晚間,再由觀眾至官網投票選出當週Top1歌曲,每次限投一票。

由此可見這份榜單在採集Top 50的歌曲時,的確有參考大量市場資料,但Top50產生後,其排名的決定順序,則全仰賴觀眾投票,此處便會由粉絲動員能力較強的偶像派佔有絕對優勢。

再來讓我們看看TVBS《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本週榜單(20141101)

 20141101 最終榜單排行.png  

明顯可見,粉絲動員能力極強大的老鷹家族歌手,朱俐靜、李玉璽,在排行榜佔據了相當前面的名次,分別在第一名與第四名。偶像團體SpeXial第二名(先前七度奪冠),第三名的周興哲,則是熱門偶像劇「16個夏天」片尾曲的演唱者(第五名的〈我不知道愛是什麼〉同樣為該劇插曲),前四名的粉絲動員力都非常之高。

對比KKBOX的新歌榜單(KKBOX的新歌榜榜單沒有周採計,只有日採計)後,過去一周有幾首排名較前面的歌曲是沒有出現在上面的,如:梁文音〈愛其實很殘忍〉、傅又宣〈愛.這件事情〉、張學友〈用餘生去愛〉、薛凱琪〈一起老去〉。

你說上面這些歌都沒有人聽沒有人下載沒有人買?我還真的不相信,綜觀上述歌曲未入榜的原因可能如下:歌手歌好聽,但粉絲動員力較不佳,是香港歌手為於台灣有粉絲經營、歌紅人不紅等,都是可能因素,顯示這份榜單的確尚有修正空間。


2. 國外的榜單怎麼做?

 
MUSIC STATION 2014-10-31

A. 日本老字號音樂節目「Music Station」
該節目的榜單排行榜,為節目自行統計「每星期銷量最高的十支單曲唱片」。這個排行榜與日本最具公信力的銷量榜Oricon銷量榜有所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每周的統計時間。但Music Station自1989年開播至今,該榜單也累積了不小的公信力。如果該周榜單出現黑馬歌手,或歌手新發行單曲奪得佳績、或打破銷售紀錄,通常都會於節目中演出。

B. 韓國SBS「人氣歌謠」

 
TAEYANG - '눈,코,입(EYES, NOSE, LIPS)' 0629 SBS Inkigayo

自2013年後,人氣歌謠取消採用實體唱片銷售量做為排行榜依據,而調整的排行榜方式如下:

音源比重:60%
SNS比重:35%
觀眾投票:5%
直播投票:10%

解釋幾個專有名詞,其中「音源」的意思,就是各大數位音樂平台(如KKBOX)的排行榜排名;「SNS」則是Social Network Site的縮寫,多指Youtube官方平台的MV播放次數;「觀眾投票」則是節目開播前累積的票數;「直播投票」則在節目直播當天公布前三名後,即時開放觀眾投票後,加上先前項目得出第一名。

3. 結語

我們可以明確發現,《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之排行榜中,觀眾影響最後排行榜的比重結果過高,真正有市場數據做為背景的衡量只止於「選出本周最熱門的50首歌曲」,而真正到了定排名的時候,卻全都交由觀眾投票決定。相較於日本與韓國音樂節目,如今都大幅將粉絲投票比調低來看,榜上榜的投票策略,似乎還能做調整。

這樣的結果絕對性的導致,榜單偏向粉絲動員能力較強的偶像派。並不是所有喜歡聽音樂的朋友,都會瘋狂地熱衷於去幫自己喜歡的朋友做出投票的動作,這道理就像:「我喜歡他的歌,但我不一定會買專輯」、「我願意買歌手的專輯,但我並不一定會去排歌手的簽唱會」、「我會買票去看她演唱會,但我不會花錢買周邊」等道理相同。

 
20141004《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第十集蔡詩芸-down with me

的確,在節目製作方的思考邏輯上面,榜上榜的榜單或許可被視為一個「反映歌手人氣、粉絲動員能力」排行榜,有其一定參考價值,也看的出來《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確有在榜單的專業度上花費心力,試圖藉由投票機制動員粉絲炒作話題性也可以理解,但在話題性與榜單的公信力上要如何做取捨,依舊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是否就是台灣聽眾所需要的榜單呢?

現代聽眾要支持歌手,表達其對歌手的喜愛的方式非常多種,要怎麼樣找到最佳的衡量辦法的那一把尺,還有待製作方的巧思與衡量,可否加入Youtube點閱率做計算?甚至參考KTV的新歌排行榜?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若是各位想親自觀看一下這個節目品質與流程到底為何:每星期六晚上八點,TVBS歡樂台《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

 

【產業】為什麼我要花時間看台灣的音樂節目? 
【講座】港臺獨立音樂─為何香港很喜歡台灣的獨立音樂,但台灣卻不喜歡香港的? 
【專輯Review】白安《接下來是什麼》:先別管咬字了,這張真的很不賴 
【專輯Review】梁文音《漫情歌》:戀情苦難,聽她唱完。 
 

  instagram  傑米鹿的IG: http://instagram.com/haohaogoodman

如果你覺得這篇介紹還不賴,或許你能按一下下面的讚,就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團了!傑米鹿的粉絲團每天都會發佈最新的音樂資訊/評論/活動

  

(這是我的臉書,歡迎加 好友或訂閱追蹤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米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