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獨立音樂與台灣獨立音樂之不同  

2013,港臺文化合作委員會,舉辦了香港週系列活動,包含了許多的文化藝術交流。而其中一場會談,談到了港臺獨立音樂文化的差異及營運發展。參與會談者包括:維高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鄺敏慧(左)、風和日麗負責人卓煜琦(中)、這牆音樂執行長傅鉛文(右)。

會談中介紹了多組香港獨立音樂樂團,與香港 live house 現況,並探討為何香港喜歡台灣的獨立音樂,但反之台灣卻不喜歡香港等問題。

一開場,香港代表鄺敏慧就丟出了一個很棒的問題:「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了,為何香港很喜歡台灣的獨立音樂,但台灣卻不喜歡香港的?」

這篇文我自己覺得很精采,說了很多現在獨立音樂的狀況。有時候只看台灣的可能還說不太清楚,但把香港也放進來看,就有更多比較的根基,脈絡也瞬間清楚了許多,在加上此場會談有著風和日麗的負責人,與the wall的執行長,都是第一線的,因此其對談也更具份量、真實性。

卓 + 傅:「因為台灣的人覺得那些獨立音樂聽起來是有點商業的,他們覺得那不是真正的獨立。台灣聽眾對於音樂的血統、地域是很要求的,但是你說完全不商業,很香港很獨立很草根的,又都是唱粵語。」

鄺:「香港的獨立音樂大概可以分成兩派,一派是崇洋的,他們寧死都只唱英文;另一派則是想朝主流作的,他們都自己成立公司去作,又作的不主流也不非主流」。

註:香港較少"獨立廠牌公司",也就是較少類似風和日麗、或者添翼音樂等廠牌的概念,歌手通常會自己成立一間公司,自己籌備專輯、錄音、發行等。

鄺:「所以今天想介紹一些在香港可能不那麼有名,但台灣可能會喜歡的」。

 

1. my little airport - 我們一起離開吧

 

my little airport 他們的音樂是很甜蜜的,搭配很簡單的 MV 但是歌詞卻有一種犀利、幽默的尖銳度。

 

2. 神奇膠 - 一招收您皮 (live)

 

他們很明顯地受台灣的獨立音樂影響,像是旺福或者糯米團,穿著一樣的制服。有種生猛和些許直白搞笑。他們曾經說過,永遠不出專輯,只活在現場跟 Youtube。

鄺:「再來是另一種,更像外國樂團的。」「其實香港有很多樂團打死都不唱中文歌。可能在十年前,樂團去表演,會被要求要唱很多中文的cover,那對他們來說很痛苦,但現在好很多了。」

 

3. Modern Children - Mongolia Song

 

你可以聽出他們的音樂很明顯的,就是在追求要像國外的音樂一樣。這樣的情況在香港是很普遍的。

香港能讓獨立樂團表演的地方,是非常少的,因此都對台灣的獨立音樂環境充滿羨慕。至於為什麼缺乏 live house,是因為地租和法條的關係,因此有越來越多香港的音樂人開始長期來台灣表演。(如香港週有盧凱彤,或岑寧兒。岑寧兒甚至住在台灣。)

傅:「對,香港的歌手都唱得比較好,對舞台的掌握也比較好,但樂隊就不太行,可能就是缺乏場地,缺乏表演經驗。台灣的樂團就好很多。」

聽完其實是很驚訝的,總覺得香港在獨立音樂或者表演環境這塊,會領先台灣許多,但沒想到會如此困乏。另外也終於瞭解"為何台灣不喜歡香港的獨立音樂"!。下篇將繼續介紹更多香港獨立樂團!

 

4. 糖兄妹 - 一個人咖啡

 

糖兄妹一開始也是自己弄的獨立音樂,後來被林暐哲發掘之後,多了些包裝,想做成創作型的偶像。剛出來的時候,好多 DJ 以為他們是從台灣來的。他們很特別,一般的新人出來都會先唱 K 歌,但他們不是。

 

5. Kolor - 圍城

 

這派就很明顯,他們是聽beyone長大的。他們自己投資自己,自己錄唱片,自己發,在香港他們可以賣到幾千張。

 

6. ToNick - T.O.N.I.C.K

 

這派就比較受到日本 Punk 的影響,和台灣有點像,總是會有一些這種風格的團。

 

7. LMF - 揸緊中指

這可能大家比較熟,他們在 2000 年左右的時候非常火紅,還曾經來過野台開唱。LMF 的唱片,在香港最高可以賣到 1 萬多張,在 2003 年還開了一場約 1 萬人的演唱會,非常成功。這首"揸緊中指"是他們在 2003 年解散後,2009 年復出的回歸作品。

 

談台灣 v.s. 香港的獨立音樂環境:

卓:台灣的獨立音樂環境,比起香港,可能大了一點,但我們還是會很羨慕日本的市場,他們的分眾很清楚,可能一個獨立樂團,他們一個巡迴可能會跑個一兩年、在期間還寫新歌,是個很好的循環。那個市場有那個養分去養那些東西,可是在台灣呢?你說跑一個巡迴要跑多久,可能搭高鐵開車一天就跑完了(笑)。

而至於過去和現在的差別在於,以前跑宣傳非常的辛苦,我們可能要一個點一個點的跑,像大概 2003 年的時候,我們跟自然捲,就背著一箱器材到處跑,跑誠品書店,全省巡迴。雖然每個點都有一些收穫,但是很難有現在像網路那種串連的力量。

現在你好像只要做一件事情,很特別,就會有人注意到你。而相對因為訊息或素材變得非常多,那你的訊息就要非常的特別,或者說你的音樂非常的好聽,那人家才會去注意到你。

鄺:對,Youtube 真的幫了很大的忙,很多樂團也變得可以自己拍 MV。而在香港也可以直接上 KKBOX、Youtube、或者 Streetvoice,就可以看台灣的音樂。

30~40%,這是獨立音樂在香港唱片市場,所佔的銷售比例。現在的年輕人要聽音樂,會自己上網去找,其實主流的歌手也不太賣唱片了,反而是用打廣告,開演唱會等去補足那個額度。

卓:現在的唱片門檻其實低了很多,因為政府也可以有一些補助,那他們自己做設計、印刷,可能一張唱片 20~30 萬還真的做得出來,不再像以前動輒百萬,而有些其實做的也真的不錯。進入的門檻變低了,大家都可以是創作者,有相機就是攝影師,可以打字就是作者,但如果你要說這個東西,真的要被轉換成一個可以謀生的價值,那又是另一個篩選的過程。反正最後一樣,你買票進到一個場地,那個團有 30 個人或者 300、3000 個人來看,那個就是現實。

傅:台灣和香港的獨立音樂,我覺得有個很大的分歧點,就是台灣很快就把獨立音樂當作是 business 在做。那香港的樂隊可能就認為,那只是好玩阿。但台灣從樂團到經營的人都覺得就是要認真做。大家可能認為獨立音樂不賺錢,但那其實是誤解。其實看國外的獨立音樂廠牌,他們都非常的大。

像我們公司(The Wall)做 live house、作收費的音樂節,也幫一些樂團在推,做包裝發行,到國外表演。做各種可以維持生存的嘗試。現在許多觀眾願意買票進來看表演,很多樂團也靠這個有些收入,慢慢的就會形成一個產業鏈。雖然說真的靠這樣維生的團還是很少,但是至少大家看到了一些希望,至少。

 

(註:本篇因筆記疏漏可能與原內容稍有出入,在此註明,文章不一定代表其發言人立場。圖片來自:香港周臉書粉絲頁)

【講座】如何經營全球華人演唱會市場-2013金曲音樂節講座 

【筆記】陳鎮川談《金曲25典禮總體設計》-富邦講堂 

【專輯Review】 蘇打綠《秋:故事》心中有愁便是秋。 

cover  

  instagram  傑米鹿的IG: http://instagram.com/haohaogoodman

如果你覺得這篇介紹還不賴,或許你能按一下下面的讚,就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團了!傑米鹿的粉絲團每天都會發佈最新的電影&音樂資訊/評論/活動喔!

  

(這是我的臉書,歡迎加 好友或訂閱追蹤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米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