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安東/第一課專輯
樂評、介紹、行銷 / 文:傑米鹿
「率性奔放的嗓音裡頭卻有一份細膩而深刻的溫柔與脆弱。」這就是倪安東,我說。
「而專輯規劃中規中矩,嗓音特色雖稍有發揮,但整體略嫌無趣」,倪安東第一課,以上。
倪安東、一個帥氣謙虛、融合中西文化情感的混血兒歌手。
本篇文章試著從音樂切入、並帶入歌手的市場定位、行銷、企劃發想等面向討論,
如果各位對倪安東也有各種有趣、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歡迎在此分享:)
倪安東.The Blower's Daughter
我不是要求說每一個唱情歌的歌手的專輯裡頭一定要有一首林夕的作品才算完整,但製作單攤開來,也無聊了一點,我相信無論是誰,只要是一首能聽的拔剌歌,給倪安東唱,都會有差不多的效果,「散場的擁抱」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華研無疑是採一個保守的格局,毫無新意。可以不要因為知道怎樣都賣就這樣子嗎?
從《第一課》專輯名稱來說:
我想《第一課》是一個非常“恰當”的專輯名稱。對倪安東來說,「從美國來到台灣,學習華語的第一課」、「從素人變成明星的第一課」、「夢想的第一課」,這樣一個帶有「學習」意味的專輯title放在一個新人歌手、ABC歌手是非常合適的,甚至能夠給人一些「虛心學習」、「接受指教」、「學習華人文化」的感覺。沒有一般ABC的屌兒啷噹或是流里流氣,甚至在帥氣洋氣外表下,隱隱約約的透露著一種謙卑的華人氣息,這就是你我為倪安東著迷的地方,不是嗎?
出輯速度快到驚人:
老實說倪安東可以用如此之快的速度發片,真的是非常令我匪夷所思,從2009年8月7號倪安東初登場,到2010年11月19號發行《第一課》,中間也不過才短短的1年兩個月(而且還要扣掉後面約1個月的賽程),等於說華研在短短一年之間就把「簽約、評估、製作、定位」等等做完,發行,等於是完全沒有顧率,是一種認為此人一定會紅的方式在做,信心可見一番。(但這就可憐了那許仁杰與周定緯)
從製作團隊來說:
整張專輯大約的意圖是想把倪安東做成一個「搖滾派偶像」,對於這個定位是絕對安全與正確的,但就似乎少了一點個性與意外性,簡單來說就是,「我也知道是這樣,然後呢?」的感覺,請問更有趣的東西在哪裡?
選歌的走向以「搖滾」、「抒情歌」為主,中間點綴了幾手比較不同風格的歌曲,當然,我覺得倪安東的抒情搖滾,無疑是聽起來最舒服的一個歌路沒錯,但就是少了一點期待,華研一直想把搖滾的東西套在倪安東身上,這個念頭沒有錯,但可以做得更有趣也更有格局一點,Skot Suyama的曲都不錯,混血思考的背景也和倪安東相輔相成,但是相對的,其它的歌就變得那麼格格不入了些,如「末日快樂」。其實華研可以做更有趣的事情,請伍佰幫倪安東寫首搖滾歌,如何。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西洋與台客文化的撞擊,無論是藍調、拔樂歌、台式搖滾,無論是哪一種感覺起來都不錯,對吧,不然哪怕只是翻唱一首浪人情歌、或者是找來消失一陣子的動力火車,也會讓人回味無窮,多有畫面感。
對於整個詞曲創作的團隊其實我是感到失望的,我認為華研並沒有盡最大的努力,去為倪安東找到最好、最適合的詞曲創作者。整個專輯以Skot Suyama的曲基底,搭上葛大為與姚若龍的詞,在混以倪安東的共同詞曲創作而成,加上仔仔(抱歉,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他是誰)、鄭楠的幾首作品點綴而成。
對於倪安東這樣子一個中文不太好的外國人,我覺得華研應該要在「詞」上面賦與他更多語氣、更多態度,我相信倪安東是有「某些態度」在那裏的,可是華研並沒有做好這點,看看葛大為那些不養不痛的詞(我承認紳士還不錯),除了姚若龍有營造出倪安東男性脆弱的那一面之外,其它我都不知道在幹什麼。為什麼不試著用倪安東ABC的身分,來寫一首語言上的誤會或誤解的歌詞,這樣聽起來蠻有趣的,不是嗎?不然試著請古靈精怪的宥嘉來寫一首,或許也能有奇佳的效果(又有宣傳點,多好)。華研阿華研,動動腦想一想好否。
整章專輯最令我驚嘆的表現,竟然是在最後一首bonus,The Blower's Daughter,雖然已經在Youtube上回味過無數次了,不過此錄音室版本一出,還是讓人回味無窮,前段忠於原唱,後段則出現了一種迷幻搖滾的感覺,我沒想過倪安東可以跟迷幻兩個字扯上邊,不過感覺還不賴,或許華研可以試著朝這方面做做看。
人很帥,專輯中規中矩,嗓音特色稍有發揮,但整體略嫌無趣,倪安東第一課,以上。
倪安東 - 散場的擁抱 (HQ官方版MV)
倪安東 - Sorry That I Loved You (HQ官方版MV)
喜歡的話~也請各位花個30秒給我個回應:)
我會知道我的文章是有被悅讀的:)
最近"倪安東"這個名字也紅到讓人想去搜尋了,宣傳不錯
謝謝版主介紹了這個新歌手給我認識~
(就是那位在星光新春節目為倪安東合音"Heartless"的人)
父母都是華人,
這次要出專輯
倪安東特別把他從美國抓回來
跟他一起討論
因為倪安東學的是戲劇和心理
所以他會特別想要做出一些有畫面感的音樂
仔仔就幫他做了像惡夢.纏鬥...
的確 這幾首層次還是不夠
但我想MV拍出來應該能使畫面感更完整巴~
如果去看過一遍他星光大道所有唱過的歌曲
會發現他不管唱什麼歌表現出來的樣貌都差不多
我也覺得聽起來不痛不癢的
其實有點失望 因為我對於他的音樂有更多的期待
版大分析的 是很多人的感受
很认同一点就是他出辑速度一鸣惊人
可能华研想打铁趁热在他人气还未退热时就一鼓作气帮他推出专辑
希望我下次再来时
会看到超四冠军阿嘎曾昱嘉首张专辑listen的乐评
他是我第一個聽「專輯」有起雞皮疙瘩的歌手!不外乎是英文歌曲XD(The Blomer's Daughter)
今晚星光大道他有出現!依然很喜歡,也是英文歌曲哈哈(硬要強調)對比之下專輯真的索然無味
為什麼他在星光的演出能如此大受好評? 專輯裡沒有一首歌是像他在星光唱的歌一樣, 一字一句都能牽動聽者的神經, 〝怎樣都賣〞真的是替唱片公司的心態下了最好的解讀
很多人喜歡的''散場的擁抱''我並不喜歡(剛發行時聽廣播聽到這首歌覺得芭樂極了...現在也是這麼覺得...但這首歌好像是亞洲人普遍喜歡的曲風)
也許我不太會聽歌聲感情好不好棒不棒 不太注意整張專輯整體感如何如何
曲好聽我都喜歡 詞倒是沒有很偏重(只要不太糟就好)
專輯裡面的 纏鬥. Sorry That I Loved You. 末日快樂. 不耐煩是剛開始聽就很喜歡的~現在有增加就不說了
我也得承認Sorry That I Loved You有點芭樂 但很好聽 很耐聽 耳感很順XD
結論就是~聽音樂是主觀的啊~!!!
末日快樂這首歌打太晚 當主打都很有氣勢!!
我覺得倪安東想做的音樂應該''不是這樣的''